推荐和不推荐的退热方式

【什么会引起发烧】

引起发热最常见原因是感染,而我们所熟知的、频率最高的,当属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除此之外,感染还包括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他部位感染。而其他导致发热的非感染因素,包括免疫性疾病、过敏、创伤、肿瘤、代谢性疾病以及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

【何时需要退烧】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除非是超高热(超过38.5度,美国儿科学会将这一标准定为39度)且孩子明显感到不舒服时才需要退烧,否则发烧本身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除非是 41 ℃ 以上的超高热或某些颅内感染引发的高热,一般的发烧并不会影响大脑。


对于不同年龄的宝宝,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案:

1.      对于三个月以下宝宝的发烧,建议及时就医。

2.      对于三个月以上的宝宝,除非有的一些特点迹象发生时需要及时就医,其他情况可以自行处理。

 

【推荐的退烧方法】

处理主要有两种目的:【增加舒适感】以及【增加舒适感且真正退烧】


增加舒适感的方法

具体操作

空调/风扇降温

空调温度要控制在26℃-28℃左右;

冷气出口不要直接对着孩子的身体吹,要调整为向上;

如果室内外温差大,抱宝宝出去时要先关掉空调,让孩子适应常温再出去

少穿衣服

尽量给宝宝少穿衣服,让热量更快散发。切忌捂热,可能会导致捂热综合症。

选择薄被

幼儿入睡时易出汗,尽量选择轻薄的被子,既可以避免宝宝受凉,也可以让热量更好散发。

补充液体

鼓励宝宝多吃流食或者补充液体,包括水、果汁、口服补液盐、奶类,大孩子也可以吃棒冰或果冻等。

注意休息

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起到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

同时注意观察宝宝状态,如有必要及时就医。


当宝宝发烧超过38.5度且伴有不舒服的症状时,可以选择服用合适的退烧药,这是真正退烧且增加舒适感的方案。


增加舒适感且真正退烧的方法

注意点

含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比如泰诺林/百服宁)

适用于3个月以上宝宝

每4-6小时可服用一次,每24小时不能服药超过4次。

按照体重计算服药剂量

含布洛芬的药物(比如美林/托恩)

适用于6个月以上宝宝

1.  注意:单一用药即可,不要混用;如果需要交替使用药物,需要咨询医生

2.  2岁以下的宝宝用药,都需要先咨询医生

 

【禁止的退烧方法】

禁止使用的退烧方法

理由

酒精擦拭降温

发热时,皮肤容易吸入酒精可能造成宝宝酒精中毒。

棉被/厚衣捂汗

不利于散热,会造成体温上升,甚至诱发抽搐。

使用成人感冒药

尼美舒利/安乃近/阿司匹林等成人药物含有较多副作用,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不推荐的退烧方法】

不推荐使用的退烧方法

理由

频繁的挂吊针或使用抗生素

多数感冒发烧由病毒引起,而吊针中的抗生素主要针对于病菌。

使用退热贴

对退热效果有限,仅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冷水/温水擦拭

对退热效果有限,且可能引起宝宝不适,仅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冰袋敷头

退热效果有限,可能引起宝宝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