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通常指身高小于同龄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的情况,即100个宝宝如果按照身高从低到高排排站时,前三个就有可能为矮小症,而全国约有800万矮小儿童需要治疗。
以身高的生长曲线最下方的参考线为基准,如果发现宝宝自己的生长曲线在其下方时,家长应当考虑宝宝可能存在生长障碍,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家长能养成对宝宝的生长定期监控,观察其生长速度的习惯,则可以在以下生长缓慢的迹象中提早干涉:
1. 3岁以下,每年增长小于7厘米
2. 3岁之后每年增长小于5厘米/年
3. 青春期生长速率5.6-6.5厘米/年
引起矮小的原因较多,如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性早熟、遗传因素、染色体变异、特发性矮小等,需要医生作出确诊。
事实上,60% 以上的矮小症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简称 GHD)导致的,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别。这一类的情况如果能早发现早干预,都可以通过生长激素注射等治疗手段可以将影响降至极低。
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症状为:
1. 出生时身长正常,多数都是1岁后开始呈现生长缓慢的,2-3岁时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童;随年龄的增长,生长缓慢程度也增加。
2. 智力正常,面容幼稚
3. 牙齿萌出延迟且不整齐
4. 身体呈现匀称性矮小
而继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对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替代治疗,而且开始治疗的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很多家长对生长激素可能有所误解,而实际上,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明了它治疗GHD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生长激素注射的具体措施,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