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产检的7个误区,迎接健康宝宝!

生孩子就像打游戏一样,前期买装备(购买棒米基础体温计、棒米排卵试纸、棒米早孕试纸、各种保健品及药物),然后做任务(看基础体温曲线找易孕期),终于怀孕了,原来才刚刚过了“新手期”。

孕后,还有产检等等重重关卡需要闯,不过避免了下面这7个BUG,准妈们才能顺利通关迎接健康宝宝呢!

误区1:不去医院检查,早孕试纸验孕就行


许多准妈可能认为,早孕测出怀孕后,且基础体温高温期连续升温20天以上,就可以确定为怀孕了,不用去医院检查。实际上,孕早期检查是筛选高危妊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期死亡率的关键。SO,准妈应该要提高对孕早期检查的重视:

① 去医院做检查,确认怀孕

② 进行B超检查,排除宫外孕。一些女性停经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以为是先兆流产,盲目保胎,最后出现宫外孕破裂、腹腔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③测量基础血压,孕早期或未孕时的血压,对于妊娠中晚期的血压升高程度的判断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先兆流产迹象

④坚持测基础体温,如果基础体温在持续维持高温的状态下,突然下降0.3℃~0.5℃以上,需引起重视,可能是先兆流产。

误区2:产检想去就去,不在意间隔和次数


现在很多准妈仍需兼顾工作,不一定会按医生规定的时间产检,也有写准妈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擅自修改医生安排的产检计划。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一些意外情况没有及时发现,例如孕妇血压升高危及母儿安全等现象。

还有些准妈特别紧张,自行增加产检次数,或者在多个医院进行产检,事实上,这也没什么必要,额外的增加产检次数,并不能改变什么。

而且,产前检查的次数和时间间隔是有科学依据的,这样的安排能更好地监测胎儿的生殖发育和母亲的生理状况,从而判断是否适宜继续妊娠,评估妊娠的安全性。

误区3:B超要少做,对胎儿不利


B超基本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是比较安全的,不存在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当然,超声检查也不是绝对安全,如果能量过大、使用过长会导致热效应,热效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对人体组织产生不良的影响。

但医院中的B超检查不会超过这个时间,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准妈不可擅自减少B超检查的次数,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哦。

误区4:产检能检查出所有胎儿畸形


B超作为产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查手段,被“寄予厚望”,有些准妈可能认为B超能检查出胎儿的所有畸形。

然而,胎儿畸形有成千上万种,不是所有畸形都能在临床中被检查出来。其次,B超受孕妇腹壁情况、胎儿体位等因素影响,也可能存在漏诊或误诊。而且,在畸形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不被超声波完全显示。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运用超声波对胎儿畸形进行检查,检出率也只有70%.

不过可以放心的是,B超可以发现胎儿大部分结构上的问题,例如脑积水、脊柱裂、先天的单腔心或无脑等症状。还有重大的畸形,医生都还是能够发现的。

误区5:B超发现胎儿异常,就终止妊娠


那如果B超真的发现胎儿畸形时,很多准爸妈们可能第一反应是,孩子还能要吗?要不要终止妊娠?

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是否终止妊娠要看是哪种畸形。有些形态学的畸形,如兔唇、耳朵上长一个小耳赘,而没有合并其他染色体异常,出生后对宝宝的生命及以后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也可以通过手术处理的,没必要终止妊娠。

如果经B超等检查发现胎儿有严重畸形,如无脑儿、明显的脑膨出、明显的脊柱裂、胸腹壁缺损、致死性软骨畸形等,则需立即终止妊娠。

建议还是多听听医生的建议。

误区6:做妇科检查,可能会导致流产


有些准妈可能认为,做妇科检查会导致流产,但这其实是误解。

妇科检查是孕早期检查中的必检项目,指阴道检查和妇科内检。它对排查宫颈赘生物、生殖道感染、宫颈恶性肿瘤、盆腔病变等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些常规检查,不会对胎儿造成任何伤害。

误区7:第一胎没事,第二胎可以少做检查


有些已经生过一胎的准妈,可能觉得自己在生一胎的时候,一切顺利,根本没什么问题还浪费这么多的时间精力,那生第二胎可以少做些检查了吧?

其实不然,每个生命体的基因构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准妈的生理状况也处在不断变化中,只有定期产检,才能跟踪了解母体情况,保障二者的健康。

此外,35岁以后,不论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怀孕风险都会相对升高,由于染色体不分离机会增加,胎儿染色体畸变率变高,因此做好产检必不可少。

总而言之,产检非常重要哦!产检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产检是万万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