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判断腹泻?

腹泻是宝宝常见的一种症状,是指排便次数超过平常频率,且粪便稀薄,水分增加,可能见到少量血性、黏性、脓性物质,多数由肠道感染引起,是消化道疾病。

其中肠道感染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

细菌性感染:通常由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拉脓血便是细菌性感染的主要特征,同时宝宝可能会出现发热、腹痛,常发生于夏季;

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是最常见的一种婴幼儿腹泻,传染性非常强。其典型的症状是前期多有发烧、呕吐,持续1-2天后,便便会呈现典型的蛋花汤或者清水状,且发病后没有特效药物,只能对症治疗。稀水便一天可达10次以上,持续3-8天,虽有自限性,但让宝宝短时间之内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可导致严重后果。

2.     宝宝腹泻时应该怎么办?

腹泻会破坏肠道表面的乳糖酶,使得摄入的乳糖难以被分解,引发宝宝的乳糖不耐受症状,所以通常在急性发作之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宝宝在腹泻之前由配方粉喂养,可以在腹泻时换成不含乳糖的腹泻配方粉,不会加重肠道的负担;如果宝宝之前由母乳喂养,可以继续坚持并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如果腹泻次数反而增加,可以试着给宝宝服用乳糖酶。

因为不吃病菌就无法排出,导致恢复的慢,所以总的来说不能禁食,让宝宝饿着。只要避免生冷食物,避免高脂高糖,按照原先的饮食习惯就好。

另外,对腹泻时的脱水需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年龄越小的宝宝对于脱水越敏感,重度脱水不仅会损害宝宝的大脑,甚至会引起宝宝昏迷等严重问题。脱水是个渐进的过程,大概可分为三个等级: 


轻度

中度

重度

失水比例

3%-5%

5%-10%

大于10%

精神状态 

无明显改变

烦躁或萎靡

昏睡或昏迷

口腔黏膜

稍干燥 

干燥 

极干燥 

眼窝及前囟凹陷 

轻度

明显

极明显

皮肤弹性

较好

极差

眼泪

较少

尿量

正常

略减少

少尿或无尿


稀水便不仅损失了水分,还有电解质。对于中轻度可以通过去药店购买口服补液盐,补充葡萄糖、钠、钾以及水分。另外,苹果汁也有类似的效果。不建议自己配制盐水。

一旦出现重度脱水的症状,比如昏迷、眼眶深凹等,一定要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其他以下的症状,也需要立即就医:

1.      大便出血;

2.      宝宝精神萎靡或烦躁;

3.      频繁呕吐,难以服药;

4.      腹泻剧烈,次数或量较大;

5.      中轻度脱水但拒绝口服补液盐或其他水分补充方式;

6.      3个月以下且有发烧;

7.      3个月以上且发烧超过39度;

3.     如何预防宝宝的腹泻?

腹泻可以通过口或呼吸道传播。5岁以内的孩子基本都会被轮状病毒感染,通过以下预防措施能尽可能减少轮状病毒的感染:

1.      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食物;

2.      定期给宝宝的餐具和玩具消毒;

3.      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

4.      避免使用公共尿布台,如果必须使用,需用酒精消毒;

5.      轮状病毒流行期间,避免和大人分享食物;

6.      3岁以下的宝宝,每年一次接种轮状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