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酮低真的会流产?你对孕酮的误解真的很深!
当期盼已久的BABY到来的时候,准妈妈们都既兴奋又紧张,生怕一个不留神,有个什么闪失。听了许多过来人的经验,加上医生的嘱咐,知道了孕酮水平可以预测和监护怀孕的过程,就不停地抽血查孕酮,如果孕酮值偏“低”,就焦虑万分,拼命补黄体酮(即孕酮)。好像补了黄体酮就万事大吉了。
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实际上,目前医学界都不建议常规监测孕酮,这已经成了孕妇恐慌、过度治疗、不规范用药的“灾区”。
妈妈们,你们真的知道孕酮是怎么回事吗?孕酮低真的会导致流产吗?怎样可能存在孕酮不足?
一、孕酮对维持生育是必要的
毋庸置疑,孕酮对于生育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在孕10周前,孕酮由卵巢黄体产生。卵巢黄体在排卵后,开始分泌黄体酮,这一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排卵后进入的黄体期。
(排卵后到下次月经来潮,紫色这一段为黄体期)
这一阶段孕酮使子宫粘膜内腺体生长,内膜增厚,为受精卵提供良好的着床条件。在这一时期,孕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这也是我们日常要用棒米通过基础体温的监测判断黄体功能好不好的原因。
而怀孕10周后,孕酮就主要以胎盘分泌为主,12周黄体退化,完全由胎盘取代。这一阶段的孕酮,主要是诱导免疫保护机制,避免胚胎被母体“排斥”,还能降低子宫平滑肌的敏感性,起到“安胎”的作用。
正因为有“安胎”这一个作用,才导致妈妈们格外紧张。其实,在生理条件下,维持早期正常妊娠(孕12周以内)的血清孕酮水平仅约20~30NG/ML就足够了。
二、怀孕期间血孕酮的正常值
1U/ML=1000MU/ML=1000MLU/ML,仅供参考。
注:不同医院的检验单位有可能不同,以上数据仅为参考,如果对检验结果有疑问,建议咨询医生。
需要注意的是,孕早期孕酮的分泌呈脉冲性,水平波动很大,有时低至5NG/ML。孕酮在孕6-10周的范围中基本处于一个平台期,在孕7-9周时还会出现生理性下降,然后再回升。
所以,即使测到孕酮值低,也并不说明胚胎发育异常,根据孕酮的水平根本无法判定胚胎的发育情况和预后。
三、孕酮的使用及误区
1.其实似乎只有内分泌因素的病因才可能涉及孕酮不足,成为黄体酮使用的依据。内分泌因素包括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排卵针障碍等。孕酮是排卵后的黄体产生的,黄体会影响孕酮的分泌,造成孕激素不足,临床上可以适量补充黄体酮“保胎”观察。
但是这些不足,常常不一定能从孕酮测定水平上反映出来,在临床上,有些孕酮水平“低”的患者仍然可以维持持续妊娠。
2.当怀孕到8~10周的时候,妊娠黄体分泌的孕酮就逐渐减少衰竭,渐渐由胎盘接替分泌孕酮,逐渐上升,直到足月分娩。
这个交接说明黄体支持的阶段已经过去,如果胚胎本身没有发育好,怎样补充黄体酮都是无济于事的。这个阶段如果孕酮水平低下,这不是造成流产的原因,而是胚胎终止的后果。
3.当我们遇到先兆流产,也就是怀孕中出现少量的阴道流血,并无腹痛和其它不适,预防性适量黄体酮应用是合理的。
孕早期还无法识别是宫内妊娠,也无法证明胚胎是否健康,虽然有研究干脆到孕酮水平正常组,持续妊娠的可能性大,但还是得看孕45天宫腔内是否可见孕囊和胎心搏动。如果见到胎心搏动,才是当时正常妊娠的标准,孕酮水平比起胎心搏动,评估价值不大。
总结
最后说几句人话,总结一下:
1.孕酮值低是伪命题!不建议常规检查孕酮水平
2.当孕8~10周后,怎样补充黄体酮都是没用的!
3.孕45天宫腔内可见孕囊和胎心搏动比啥都重要!
4.流产原因很复杂,孕酮水平不能反映黄体功能情况!
(黄体功能情况,最简便的方式就是用基础体温监测)
妈妈们,备孕时放松心情很重要,刚怀上也不用过于紧张哦!